认识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25 11:41:43
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教学反思1

讲授过《时分的认识》一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情况作了一番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始终能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旨,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教学方法: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 ,以及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不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比较熟悉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服务。又例如:让学生知道1时=60分这个时间进率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然后上前演示给其他人看,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2、教学手段

本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钟面、图片等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比如体验1分这一环节,开展口算、写字、读绕口令等切实可行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

3.缺点不足

但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让孩子体验的还不够。应该再添加一些更生动的环节,比如在体验一分钟的时候,可以采用拍球比赛或者跳绳比赛这样的形式,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身边的事物中更真切地感受一分钟,体验一分钟,这种多样的形式在低年级课堂是比较实用的,在这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尝试,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和体会。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在课堂活动这方面加以改善,扬长避短,争取让孩子们更享受数学课,爱上数学课。

认识教学反思2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

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的优点:

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提供恰当的,精心选择内容的主题图,用线条标出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的角,并呈现出整体,以利于学生感知,同时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找角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比观察找出来的这些角,说说它们又什么共同的地方,一加深学生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感知。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但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本节课有待改进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同桌两位同学用自己准备好的活动角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由于每位同学的活动角不精致,比较时不准确。

认识教学反思3

《线和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平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及几何形体的起点。在听了同年级两位老师对本课的执教过程后,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分别在两个班分别尝试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1.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并掌握三者区别与联系;2.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学会用角的符号来表示角;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一、 复习引入、以小见大

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存在着包含的关系,线段和射线都属于直线的一部分,而线段又是学生熟悉的知识点,所以从复习线段入手,让学生首先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说说线段的特点。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中引入射线、和直线,并且借助线段的特点,体会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同时,我还让学生分别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各种不同方向的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意图:学生经历了回忆、动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后,他们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会比较深刻。

二、 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射线、线段都是能够无限延长,让学生闭上眼,让脑海中的射线向一端延长、延长、在延长,让脑海中的直线也向两端无限延长,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让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感知射线和直线,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在教学角的时候也是这样,知道了角的定义后,也让学生想象角的两条边无限延 ……此处隐藏6440个字……学生的活动情况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从而引出乘法运算。

通过昨天下午的几位老师的微课,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感觉自己的数学语言不够简练,板书不完整,还有一小部分知识点没有涉及到,也可能是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我在以后的微课中会尽量改正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教学环节,是自己的课尽量完美。

根据今天张老师在东风路小学的做课活动,我又发现了,在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微客中可能设计得很好,但到实际的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的语言组织可能不是太精炼,不能做到环环相扣,或者总结的不是很到位,最主要的毛病是老师的语言太多,经常重复学生的答语,导致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不够用,造成拖堂的现象,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几个方面,充实自己,做到备好课再讲课。

认识教学反思13

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

1)0的含义;

2)0的书写;

3)0的有关加减法。这三部分内容,我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1:1:2的比例。

从整堂课来看,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创设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在巩固“0表示没有了”的时候,我设置了“猜一猜”的游戏环节,让学生猜我手里的硬币有几枚——硬币一枚也没有,用0表示。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2.重难点突出。在突破难点,即理解有关0的叫减法的算理时,我反复问学生“这表示什么?”让学生再说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学生比较容易消化。

但是从整堂课的教学氛围来看,师生的互动有些僵硬,似乎学生说的比较少,而我说的比较多,学生在听老师说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注意转移,因而后半堂课明显感到学生有些疲倦与力不从心;引导的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对于我的提问有些茫然不知所措。“0的书写”一块,由于投影仪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常出现书写错误并未完全呈现出来;“0的有关加减法”一个模块,学生对于减法学习之后的加法学习产生了负迁移,而我对于这部分考虑的不够周全!

但是,让我特别感恩的是,在几次磨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指点,对我的帮助很大。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的呈现遵循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老师说学生听”转换成为“老师引导学生说”;在语言上也尽量精简,说得太多反而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课堂效率难以提高;在学习方面,我将继续向同事与组内成员交流学习,争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

认识教学反思14

这学期,学生开始接触折线统计图了,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侧重于数量的大小,折线统计图侧重于变化趋势。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体会到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正确读取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明确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如在例2的教学中,陈东0~10岁的身高统计图绘制后,让学生预测陈东10岁的身高情况,学生会知道陈东的身高会呈上升趋势,到成年时不变,到老年时回下降一些的变化趋势。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这节课最后的实践作业设计是:让学生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这一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预测。本节课我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本节课中也有很多不理想之处,主要原因是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没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了解好他们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回应没做好预设。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更高的角度出发,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效果,而是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

认识教学反思15

教学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学生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显然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给学生一定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基于课前的反思,我设计了拎一拎、背一背两个体验环节。

环节一:我从食堂借来了一桶的色拉油,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着拎一拎、说一说。弱小的女同学几乎拎不起来,她们直喊太沉了;力气大些的男生们虽然拎离了地面,但也坚持不了20秒。他们抱怨道,太重了手都拎酸了,还红了一道印子。于是,我顺势利导,“才小小的一桶重的色拉油,都把大家累成这样,要是50桶这样的色拉油,你估计我们班谁能拎的动?你们知道多重吗?”学生纷纷表示,50桶这样的色拉油1个人不可能拎的动。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板书着:一桶 50桶(**)千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就是1吨。

环节二:在学生中找几个重的同学。我让班上一些同学尝试背一背这些的同学,看看谁能背的动,谁背的不止一个同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能背动一个的同学,有的能一边背一个,一边抱住一个,大家在笑声和叫声中感受到体验的快乐。再问他们多少个的同学是,也就是(**)吨时,学生很快说出答案。接着,我“借题发挥”,让前后的男生或女生分别告诉对方体重,再相互背一背,估计多少个××的重量是一吨。

教学完后,我注意到这两个环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注意力比较集中。这说明,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体验环节,他们通过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但是,我也反思到在环节一上,有些力气小的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的重量,而且环节一的与环节二的差别不大,有重复之感,很难说学生的体验有多明显。我想,环节一如果改为用的色拉油(重),多准备几瓶这样的色拉油,让学生两手拎一拎,看看各种学生拎起的不同瓶数后,再引入多少瓶这样的色拉油重,也就是1吨时,效果会更好。而且,这样的处理后环节一和环节二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具的有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认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