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线教育这摊子事儿,格一下的话,大致就是6种模式5个层次2个体系。
6种模式:直播,工具,内容,平台,社区,综合。
5个层次:幼教,k12,高教,职教,企业内训。
2个体系:主流体系,非主流体系。
简单画了一个思维导图,来说明目前从业小伙伴们,肯定不全,我只把个头儿大的放了上来。
那么,这些个头大一点的小伙伴们,体量有多大呢?看一下下面这个表——
小伙伴 | 用户量 | 课程/内容量 |
百度教育
(平台) |
311家机构
5亿用户 |
1.8亿专业文档
10万电子图书 5万门课程 |
腾讯教育
(平台) |
1万家机构
2亿用户 |
7.5万门课程 |
网易云课堂
(平台) |
视频100万+
课程1.3万+ 3300万用户 |
1万门以上
视频资源5万个 21个微专业 |
淘宝教育
(平台) |
机构4.5万+ 1700万用户 | 课程数2万+ |
新东方
(网点体系) |
77家学校
855个教学点 2000万+用户 |
17000+教师/课程 |
好未来
(网点体系) |
35个城市
567个教学点 3000万+用户 |
8000教师/课程 |
沪江网校
(在线) |
500余家合作机构
1.4亿用户 |
老师数量2000人,开课20000门 |
正保教育
(在线) |
25个网站
263种辅导项目 年培训规模370万人 |
6600门课
3万小时音视频 |
达内教育
(职业) |
171个学习中心
40万用户 |
19大课程方向 |
邢帅教育
(企业内训) |
500多家合作机构
用户1000万 80万为VIP付费用户 |
课程300多门 |
还有很多营收能力较强的小伙伴,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还可以列出更多的,只是,我觉得单纯谈营收规模没有太大意义。
咱们不看广告看疗效,不看规模看模式。
很有意思的是,玩平台的几家大佬们都没把营收数据放出来,网络上很难查到。如果成绩很漂亮,估计都会秀一下的,没有秀的背后,是不是可以推断——数据不好看,不好意思说呢?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玩内容的几家,数据还都不错,但加起来体量很小,估计不会超过50亿。
这10家里面,让我惊讶和意外的是达内和邢帅,2个是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同样少而精,但营收规模都很大,利润率很高。
所以,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大数据还真是有用,粗浅的一对比,就能看出打法的高下了。
咱们用动物来说事儿,估计这么说你们爱听(八卦一下我本人最爱看的一种节目:动物世界)
先说邢帅教育,就像一只轻盈的花豹,敏捷型猎手,捕猎不拼老命,而是看准独特的猎物(企业),快准狠的出击,只要动作正确,就可以捕获比他自身大的猎物,例如非洲大角羚。300多门课程,可以做到接近10亿的营收,这让那些动辄课程数上万的BAT们情何以堪呢,要知道,课程数量的背后,那可是海量的服务器和带宽CDN成本啊!
再说达内教育,像极了一只老虎,多年来独守职业教育这片山林,别的肉食动物休想跟我抢地盘儿。达内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很多大学生们完成了出校门以后职场能力有效衔接这一环,价值度高,值得肯定。
沪江网校,早些年玩英语教育和学习社区玩的挺好的,后来拿到风投,就去跟BAT掰腕子了。所以,沪江网校+BAT+阿里的淘宝教育,目前都算是课程交易平台,他们最像哪种动物呢?没错儿,是熊。皮糙肉厚(实力雄厚,投入不计成本),胃口大,食物杂,啥都吃(课程数量不嫌多)。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鲑鱼回流的时候站在水里等鱼跳上来,蹦进嘴里(不思进取,模式粗旷)。要让它们正儿八经抓一只食草动物,那是相当费劲的(不善于精雕细琢打磨产品)。
大熊们吃顿大餐,难啊!(BAT小伙伴们,想要利润报表好看,难啊!)
最后说说好未来和新东方,最像啥动物?没错儿,是狼。狼啥特征?聪明可怕,擅于捕捉时机(敏锐捕捉到了K12课外辅导的庞大市场需求);团队作战,2家分别都有7、800个不等的教学点,典型的团队集群式捕猎啊!
这2家捕猎的对象,很不幸,叫做K12——祖国的花朵,孩子们。
令我们感叹的是,整个在线教育领域,K12的增长居然还是最快的。根据瑞银的数据,2016年,中国大约37%的孩子接受过课外辅导,预计,5年后中国的这一比例将攀升到50%。
所以,百度也打算进入K12了(百度优课),网易也打算进入K12了(网易100分,题库产品)。
看看下面这段话——
目前K12领域只占互联网教育市场2.7%的份额,相比成人教育领域,还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但随着用户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中小学教育领域的课程辅导,“小升初”、“初升高”也成为学生家长日益关注的教育领域。
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下,资本嗜血而来。因此……百度提前布局K12教育。
(——网文《百度发布互联网教育行业趋势报告》)
好吧,百度,竞价排名,医疗广告,魏泽西……你在犯错这条路上继续前进下去吧,你留给别人的,是大踏步甩开你的机会。
还有那些获得风投的在线教育小伙伴们,此时一定洋洋得意,你看我多棒啊,我们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啊,我们的估值这么高,这么多钱进来,明年我就能再增收几十亿……
百度,新东方,好未来们,你们为何看到的是赚钱的机会,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教育的悲哀呢?
无论你是企业老总、产品经理还是运营总监,我想告诉你:再好的营收数据都没用,请把这些令你骄傲的营收账单团一团,扔进纸篓子里!
我要跟你严肃的谈一谈,做教育这件事儿,被投资看中,那些不断增长的营收数字,能代表你真正的价值吗?
做k12这个层次,如果只是不断强化课外辅导、应试做题这一模式,搞得全中国的孩子们不进辅导班就成了不正常的异类,而且居然还营收年年增长,这样的现象,正常吗?这样的企业,你要反思,你这种模式,对吗?这么搞下去,孩子们还能有快乐的童年吗?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马云先生的话——
光想着赚钱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你一定要想,你对行业的价值贡献在哪里。
你要问问自己,你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你的模式,给孩子们创造了什么价值?你是带给孩子们快乐,还是带给孩子们负担?
如果你的模式只是让孩子们从学校的知识课堂走入另一个校外的知识课堂,你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k12的钱是好赚,但今天的k12辅导,就是昨天的竞价排名,赚的都是容易钱,快钱,但你赚的越多,你的企业形象越差,你越容易丧失人心。
实际上,在线教育这个“战场”,打法的高低,从你选择哪个层次开始,就已经分出高下了。企业发展,讲术,讲法,但更重要的,是道。
选择进入和不进入K12战场,就是一种“道”的选择。战略,这个不容易理解的词的背后,站着的力量,是价值观。而价值观,就是一种选择——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
好好回味马云这句话,看看你能领悟多少?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诛心啊!
选择k12板块的小伙伴们,你们想想,这个板块,为何阿里和马云没有碰?为何阿里云布局教育领域提的口号是“助力大学”而不是中小学?难道马云不比你们精?
2017年,我听说新东方k12业务的营收已经占到55%了。我个人有一种直觉,新东方,危险了。
因为新东方搞的是全科课外辅导。你的营收越大,你这种模式越好,说明国家做的越不好呗?你把k12的事儿都办了,那要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做什么?
我在费力搞改革,给学生减负;你用辅导班,卖力给学生加负。你这是要闹哪样?
K12的小伙伴门,别怪我没提醒你,你们辛苦培育出来的市场,如果造成的结果是加剧中小学教育的乱象,那么,有一天国家一纸令下,你们的市场就会轰然倒塌。
请大家记住下面这段话——
在线教育领域的价值观,不在于你平台做的有多大,课程的数量有多多,不在于营收突破多少亿,获得的风投数额有多高。这个领域,繁华褪尽之后 ,只有一个真正的标准,就是:你,帮助了多少人成长。
看人家达内教育怎么做K12的?
2015年年底,达内教育推出面向青少儿的编程和3D打印课程—童程童美,2016年Q2推出了少儿机器人课程—童创。
让孩子们去玩新技术,去放飞想象力,这不也是一种美丽的选择吗?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新东方学而思越好,中国的教育越悲哀。请你们记住这句话!
所以,奉劝各位小伙伴,k12,慎入。
如果你已经入了,请坚持一个原则,不要给孩子们增负,要给孩子们减压;请设计让孩子们游戏和快乐的产品,而不是强化做题的产品。
价值观的选择,决定模式的好坏,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价值观——(决定你的)打法——(决定你的)企业目标——(影响你的)方向选择——(左右你的)模式好坏——(决定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产品。
这是互联网界的顶级内功心法(其级别等同于少林达摩院的易筋经),马云天天说,你能修炼到几重?
马云已是扫地僧,你能不能成乔峰?
这一段小结一下,在线教育这个“战场”态势很清楚,选择进入哪个局部“战场”,以后能发展到什么局面,其实在选择之初,高下已分。今天那些业绩最闪亮的,将来未必是走的最远的。
什么是道?对于此,阿里的曾鸣教授有着极佳的解释——
明道,实际上是对这个时代真正的价值观,是这个时代最根本的大趋势,我讲的不是商业的趋势,而是指人心所向。
人心所向的中国教育,我相信,绝不是课外辅导模式。
本文作者:教育得道
- 我的微信小程序
- 长按二维码识别查看微信小程序
-
- 我的个人微信号
- 长按识别加我个人微信号
-